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C 2、B 3、C 4、C 5、C 6、B 7、C 8、B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 3、ABCD 4、ABD 5、ABCD
6、BD 7、BC 8、AC 9、AB 10、AD
三、判断并改错(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ד空军”后增“第二炮兵”。
2、√
3、√
4、ד军事学术”改为“军事思想”
5、√
6、ד暴力冲突”改为“战争”。
7、√
8、ד国际行为主体”改为“国际战略力量”。
9、ד不变质”改为:“打得赢”
10、√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军事学术: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
2、国防建设 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江泽民新时期军队建设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4、人民战争的正义性:人民战争的正义性是指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的,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
5、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五、简答(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
(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心和人力的对比。(2分)
(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首先,被压迫人民必须依靠自己才能解放自己。其次,被压迫人民要用革命战争才能解放自己。(2分)
(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根本的力量在于人民的力量。首先,人民群众是战争政治力量的直接拥有者,决定着这一力量的投向。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主力军,同样也是军力和经济力的。(2分)
(4)兵民是胜利之本。“兵民是胜利之本”,是说军队和民众的团结进步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军队只有团结进步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人民只有团结进步才能发挥出深厚的战争伟力;只有同人民团结的军队才是真正无敌的军队。(2分)
(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2分)
2、现代国防动员有哪些要求?
答:国防动员的要求
1、动员速度要快。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发性、速决性不断增大,可供动员利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只有快速完成动员任务,才能获得先机之利。(2分)
2、动员数量要多。所谓数量多,就是动员的兵员和物资要有足够的数量,以保障战争的需要。高技术战争中,作战物资处于高强度、高速度的消耗状态,客观上要求有足够的动员数量。(2分)
3、动员质量要高。战争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参战的军兵种越多,专业技术兵比例就越大,对动员的整体质量要求就越高。质量重于数量,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动员的基本要求。(2分)
4、动员的范围要广。动员工作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且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动员工作必须全面筹划,整体协调,才能适应现代战争中对动员的需要。(2分)
5、动员要力求隐蔽安全。现代侦察手段十分先进,敌人也必然要依仗其先进的技术装备,对我进行侦察和破坏。因此,在组织实施动员时,应力求做到隐蔽安全。(2分)
六、论述题:(20分)
1、试用近年来国际时事说明为什么说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减少,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却越来越频繁发生?
首先,许多过去被美苏对抗这一主要矛盾掩盖着的民族、领土和宗教矛盾,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爆发出来;(基本事实2.5分举例说明2.5分)
其次,旧的世界战略格局的瓦解所带来的动荡,尤其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解体所造成的局部的力量真空和失衡使局势失控;(基本事实2.5分举例说明2.5分)
第三,部分地区过去长期处于经济贫困之中,又受到因世界战略格局变化而带来的西方政治思潮的冲击和外援减少等影响,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乱;(基本事实2.5分举例说明2.5分)
第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将更加突出。(基本事实2.5分举例说明2.5分)
总体上说,当前频繁发生的地区冲突主要是新旧战略格局转换时期国际政治秩序失调的表现,有一定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