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C 3、B 4、A 5、B 6、D 7、A 8、A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BCD 3、AC 4、ABCD 5、ABCD
6、BC 7、ABC 8、BC 9、ABCD 10、AC
三、判断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过来。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Í “奴隶社会”改为“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
2、ד义务兵役制”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
3、 P
4、ד如何作战”前面增加“走什么路,如何建军”。
5、ד私有制和阶级斗争”改为“霸权主义”
6、ד洋务运动”改为 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7、ד军事”改为“经济”。
8、Í“淡化”改为“激化”(或“战争”改为“缓和”)。
9、Í“相向共架国”改为“相向不共架国”。
10、Í“军事合作”改为“经济合作”。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三种武装组织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体制。
3、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4、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5、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五、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再隐蔽的军事威胁企图总有些端倪可见?(共8分)
答:(1)军事实力的过分强大本身就反映了一种外向的企图;(2分)
(2)军队的模拟训练的对象和重大行动也是一种作战意图的反映;(2分)
(3)军队部署的调整是采取军事行动的前奏,说明威胁即将成为现实;(2分)
(4)诸如军费的增长超出正常防卫的需要等等,都是判明一个国家威胁企图的重要依据。(2分)
2、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共11分)
答:(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一是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二是促进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三是和平与发展,发展是核心问题。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列主义关于时代学说的重大发展。(3分)
(2)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邓小平提出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论断,主要包含如下基本观点:一是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威胁的存在与发展,决不能视而不见;二是由于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各种制约战争因素的作用,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三是世界战争可以避免是有前提的,这就是努力促使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四是在大战打不起来的情况下,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形式。第五,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世界各主要国家战略争夺的重心已经转向经济、科技、军事等在内的综合国力优势的竞争。这一论断为我国制定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基本依据。(3分)
(3)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邓小平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根源。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都可以成为战争的根源。社会主义国家搞霸权主义同样可以成为战争的策源地。第二,霸权主义既有世界性也有地区性的,两者侵略扩张的本质相同。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引发现代战争的重要根源。第三,霸权主义在新的条件下,突出表现为国际事务中的“强权政治”。(3分)
(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邓小平提出,在新形势下,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应当慎用暴力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他认为,消除世界上的热点最好用政治的方式即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分)
3、我国公民有哪些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每答对一点加0.5分,共5分)
答: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有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1.5分)
公民的国防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2、履行兵役的义务。3、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4、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5、支前参战的义务。6、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7、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3.5)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16分)
1、如何理解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做些什么?
(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前进的道路也将是曲折的。从长远看,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霸权”。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既是两极体制被打破后的必然现象,又是一个终将被多极化体制所取代的暂时的历史过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均衡化趋势,是世界战略格局中两极体制解体并最终走上多极化的根本动因。(4分)
(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两极格局解体后,当今世界的五大力量都在通过调整对外政策和战略关系来寻求自己的有利地位。这种调整,使得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将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关系复杂化,二是集团松散化,三是外交多边化,四是合作区域化。(4分)
(3)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二是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三是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4分)
“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做些什么?”这一问题主要考察学生本学期对军事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国防建设服务。无标准答案。要求语言丰富,逻辑严密,言之有物。(4分)